图片展示

【航运业年度100】十大关注企业

作者:安通国际货运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1-09 21:24:40

【航运业年度100】


  • 十大瞬间&十大新闻

  • 十大人事变动

  • 十大关注企业

  • 十大航运数字先锋

  • 十大智慧港口力量

  • 十大国际物流新势力

  • 十大热词&十大数据

  • 十大预测
    2021年,航运企业经历了不少跌宕起伏。业绩大好的班轮公司开始了新一轮收购。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让不少班轮公司或船东选择大力造船。但也有不少班轮公司,同时还面临着涉嫌垄断被制裁、船员罢工要涨薪等多方面的压力。

01

马士基

关注点:大笔收购

2021年下半年,马士基收购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2021年8月,马士基宣布收购电商物流业的领军企业Visi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Visible SCM)和B2C Europe Holding B.V.(B2C Europe)。不到40天内,马士基又宣布收购葡萄牙科技初创公司HUUB,拓展电商物流产品。

2021年11月,在马士基公布其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的同时,宣布收购全球货运代理公司冀源国际(Senator International),以扩充空运业务。12月初,马士基母公司——A. P. 穆勒控股宣布收购Unilabs,以期拓展新市场。

2021年12月22日,马士基又在收购优质物流资产方面,有大动作。当日,马士基宣布收购中国香港的合同物流公司利丰物流(LF Logistics),以提升仓储和配送服务能力,响应客户快速增长的合同物流需求。

据悉,收购利丰物流是马士基成为全球综合集装箱物流公司的重要战略里程碑,有助于增强马士基在亚太地区的物流业务能力和全球合同物流业务拓展能力。

【评价】作为全球性综合物流供应商,马士基名副其实。

02

地中海航运

关注点:造船最多

2021年,地中海航运运力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12月3日,总运力已达到4,238,730TEU,与马士基的运力差距一举从2021年年初的280,000TEU,缩小到仅10,000TEU。此外,地中海航运还有58个新造船订单,占现有船队的23.4%。

地中海航运在大量订造新船的同时,还通过购入二手船或租船方式扩充运力,尤其在购入二手船方面,地中海航运出手阔绰,一度成为二手船市场的最大买家。

就在整个航运业在船舶燃料的选择上产生诸多分歧时,2021年5月,地中海航运租赁了11艘LNG动力集装箱船,首次为其船队增加了LNG动力集装箱船。2021年11月,地中海航运首次直接订造了6艘LNG动力集装箱船,意图扩充运力。

在当前市场运力紧缺的情况下,大幅扩充运力或是把握当前机遇的表现,但业界也有观点认为,过快增加运力或带来运力过剩风险。

【评价】运力增速频居榜首,或开启新一轮运力角逐战。

03

赫伯罗特

关注点:订箱最多

除了下订单造新船,2021年班轮公司还热衷于订购集装箱,赫伯罗特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4月,赫伯罗特在官网宣布,已在中国订购了150000TEU的干散货和冷藏箱。此外还订购了8000TEU特种箱,用于装载超大型货物和危险品。同年5月,赫伯罗特再次宣布从中国订购了60000TEU标准集装箱。8月,赫伯罗特再下单,从中国订购75000TEU干箱。

如此大规模造箱,赫伯罗特意在缓解因集装箱周转速度较慢导致的缺箱问题。

造箱的同时,赫伯罗特还订购了6艘23500TEU LNG动力集装箱船,并通过收购和租赁的方式,增加了10艘13000TEU集装箱船。在赫伯罗特CEO Rolf Habben Jansen看来,航运市场运力紧缺,新船订单量远远不够,应有更多的班轮公司造船。

此外,赫伯罗特还在2021年3月18日在官网宣布收购NileDutch公司的所有股份,目的是提升其在非洲的业务。这是赫伯罗特继2017年收购阿拉伯轮船后的又一次收购。

【评价】着眼当下,提升运力,通过增加集装箱数量,弥补周转不畅的积压短缺。

04

海丰国际

关注点:软硬两手抓

新一轮造船热潮下,海丰国际也开始加速运力扩张。截至2021年12月3日,海丰国际仍有36个新造船订单,占现有船队的47.8%。

仅在2021年5月底至6月初,短短7天时间内,海丰国际宣布订造了共16+2艘集装箱船,造价近3.5亿美元,目的扩充自有集装箱船队,满足运营需求。其中,向韩国船厂订造的8+2艘为1023TEU型,向扬子江船业集团签订的为4艘1800TEU型船和4艘2600TEU型船。

除了下单造船外,海丰国际还投资了“集行通”,意图与“集行通”共同打造国际物流运输的端到端可视化全链路数字信息服务体系。

此外,海丰国际还同厦门港在全球航线和中转业务布局、全物流供应链服务、跨境电商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涨的运费、强劲的货运需求也使海丰国际获得很大收益。仅2021年上半年,其利润就同比增长了307.9%,达4.88亿美元。

【评价】多方合作是当下班轮公司发展的重要策略。

05

招商轮船

关注点:低迷中开新局

2021年,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轮船)经历市场起伏。

尤其2021年上半年,受疫情及OPEC+限产影响需求疲弱,同时新船交付和浮仓陆续释放增加可用运力、老旧VLCC油轮拆解缓慢,国际油轮运输市场陷入多个季度的深度低迷,VLCC中东东行航线理论TCE数次跌入负值,导致油轮船队收入暴跌。但依托其他市场收入,招商轮船上半年仍盈利9.5亿元。

进入2021年下半年,招商轮船于10月29日,发布了现金收购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运集运)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外运集运在收购后,成为了招商轮船的全资子公司。

其目的为注入优质集装箱运输资产,完善航运业务布局,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构建稳定的业务结构,增强招商轮船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与持续盈利能力,同时希望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利用招商轮船平台,做大做强航运新业务。

【评价】通过收购,加强自身供应链韧性。

06

中谷海运

关注点:港航贸协同突破

2021年,中谷海运成立18周年。这一年,中谷海运实现了一大突破,开通了首条外贸航线,并于3月20日首航。

作为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头部企业,中谷海运开辟新航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运输选择。中谷海运还向多家船厂订造国内最新一代大型内贸集装箱,助力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

此外,2021年9月9日,中谷海运旗下的上市公司中谷物流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

公告显示,中谷物流此次非公开发行共耗时152天,募集净额272811.55万元。

此次非公开发行,除了巨额资金,更值得关注的是,中谷物流既引入了有港航战略协同效应的山东港、天津港、上海港和北部湾港,也引入了江苏永钢、东方嘉盛在内的产业投资者。

此举,也带来了中谷海运在港航贸协同方面更多的想象空间。

【评价】产业链、供应链各方的引入,为中谷海运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07

太平船务

关注点:无债一身轻

在经历了财务危机之后,2021年11月太平船务宣布将提前还清10亿美元债务。在突破重重困境之下,太平船务重新站了起来。

自2021年2月,太平船务财务重组计划或债权人通过以来,其全面财务重组计划正式开始。3月,太平船务财务整理协议获法院批准,当月即宣布完成财务重塑,并获海丽凯资本注资6亿美元。重组后的太平船务,实施了多项财务和运营方面的变革措施,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和各国港口的运营操作,导致集装箱短缺、船期延误、集装箱船运力缩减。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增加,航运市场供不应求,运费上调,太平船务因此受益,财务状况超预期好转。

【评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当前的航运市场背景下,太平船务更应考虑如何向前走得更稳。

08

阳明海运

关注点:为船员谋福祉

在面对员工“涨薪”问题,阳明海运值得赞赏。2021年9月,阳明海运独立董事王自军表态,应将给岸上员工的奖金提高至月薪的8~12倍,以补偿员工近10年来几乎没有领取过奖金的情形,以维护员工的权益。

随后,阳明海运董事长郑贞茂在船长公会60周年庆祝大会上直言,要带头调薪,呼吁行业加入涨薪行列。

2021年12月,郑贞茂还正面回应了船长的一封长达6000字的辞职信。

针对船员薪资福利问题,郑贞茂表示,会对船岸薪资或福利政策进行调整,同步规划。对运营印度线上的船舶,将充分供应防疫物资及防护衣。对于人才招募和培养管理的问题,郑贞茂表示,阳明海运会与海事院校合作,充实人才库资源,同时强化现有船员的训练,并通过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吸引更多有志航海事业的青年加入。针对Wi-Fi问题,郑贞茂表示,尽管阳明海运目前提供的Wi-Fi在业界处于较好水平,但仍会加速放宽船员频宽使用。

【评价】带头为员工谋福祉,有针对性地解决船员问题,方能获人心。

09

HMM

关注点:频受磨难

2021年,对于HMM而言,可谓多事之秋。因涉嫌哄抬运价,被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KFTC)审查制裁;为要求涨薪,HMM海员罢工,引发劳资纠纷;在网络安全方面,其电子邮件系统遭遇攻击。

因涉嫌哄抬运价行为,自2021年5月以来,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KFTC)对HMM等多家班轮公司进行审查,并最终裁定,班轮公司必须支付罚款,罚款金额为东南亚航线收入的8.5%~10%。

2021年9月,HMM同其海员工会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同意为员工加薪7.9%,外加相当于6.5倍月薪的奖励,解决了工会罢工难题。

尽管经历各种难题,HMM仍保证其自身发展,扩充运力。2021年6月,HMM与韩国大宇造船和韩国现代重工,签订了新造船合同,订造12艘13000TEU型船。9月,HMM所属K联盟正式运营。

【评价】面对问题,尤其是员工问题,能及时化险为夷。

10

塞斯潘

关注点:紧跟造船热

作为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塞斯潘自然不会错过2021年的造船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6月,塞斯潘已订造了40艘新船,订购的新船规模,大多集中在12000~15000TEU。2021年8月,塞斯潘还释放出准备向中国船厂订购24艘7000TEU集装箱船的消息。

如此大量的订造,主要是服务于班轮公司对集装箱船的需求。2021年,中远海运集运同塞斯潘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租赁了17艘集装箱船;以星航运也分2次,分别向塞斯潘签订了10艘15000TEU LNG动力集装箱船和10艘7000TEU LNG动力集装箱船的长租协议。

尽管2021年班轮公司和船东频繁订造新船,体现出了对未来集运市场的乐观态度,但仍存在未来运力集中交付的问题。届时,集运市场是否能吸收如此大规模的运力,市场需求是否仍处于高位,是否会因此带来新一轮运力过剩,仍是未知数。这也是塞斯潘未来所需考虑的,但由于塞斯潘船舶大多用于长租,短期内不会存在运力过剩风险。

【评价】长期租赁协议利好双方,短期内不会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收藏年度特刊

收藏中国航务周刊年度特刊


即时通讯工具:      


版权所有 ©2021 深圳市安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06061357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