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美媒:随着西方企图排斥中国,中国贸易重心将持续转向亚洲

作者:安通国际货运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1-09 21:15:45

美国《福布斯》12月27日文章,原题:就在欧美与中国脱钩之际,亚洲正走向一体化世界贸易模式正发生深远变化。欧盟和美国已同意推进与中国的脱钩。与此同时,亚洲内部的各种协议,已从根本上——即使并非立即——向该地区主要经济体(中日韩三国)之间远更广泛的贸易敞开大门。

近来,美国与欧盟达成一项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谅解,这可能为更多此类协议定下基调。随着存在分歧的白宫和布鲁塞尔为反华而想方设法串通一气,北京已在亚洲签署一些颇具吸引力的贸易协定。其实,有关各方去年底就已为这些新协定奠定基础,当时中国与东盟十国、日韩、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为中日之间以及日韩之间,确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署有关协定前,这几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完全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惠国标准来进行,中日韩之间的贸易规模相对有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那时仅占到日本进口和韩国进口的23%,而日本仅分别占到中、韩进口的22%和略超25%。如今,中国已承诺对日本产品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从上一次评估看,免税流入中国的日本商品仅占7.8%。日本相对更开放,允许约60%的中国产品免税入境。但按照新协定,日中两国都承诺将逐步降低关税,最终允许约85%的日本产品免税进入中国,约88%的中国产品免税进入日本——包括来自日本的矿物、纺织品、化学制品和金属,以及来自中国的塑料及橡胶制品、纺织品和化学制品。日韩之间以及中韩之间,也已达成类似协定。

总的来说,亚洲内部贸易将因此大幅增加,可能足以弥补中国或将在西方损失的贸易。但目前,尚不清楚相关事项如何成功开展。有关协定要求对贸易进行最大程度的渐进式调整。计划中的关税降低将分阶段实施,分别在RCEP生效的第11个、第16个和第21个年份完成。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这些国家在接近该协定任何雄心勃勃的目标前留下大量重新调整和谈判的空间。即便如此,随着西方明显地企图排斥中国,未来将看到中国贸易重心持续转向亚洲。(作者米尔顿·埃兹拉蒂,丁玎译)

延伸阅读:

英国犹豫后选择不派人来冬奥 明年与中方重启经济对话

对于美方所谓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行为,英国也紧随其后。

和美国如出一辙,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已经表态,称英国将没有大臣或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并称这是英方“实际上的外交抵制”。

其实在此之前,约翰逊政府还对“跟与不跟”犹豫不决,约翰逊政府还曾绞尽脑汁的想用一个所谓“有限外交抵制”的折中方案来应付,让英国驻华大使出席冬奥会。

其实,随着美国打响了“外交抵制”冬奥会的“头炮”,众多盟友开始蠢蠢欲动。

澳大利亚似乎立马看懂了美国的意图,所以在第一时间赶出来跟风美国进行表态,势必要稳坐“铁杆盟友”的桂冠。而后新西兰也表示了不会向北京冬奥会派出部长级外交代表,但新西兰可不和中国正面刚,而是给了一套“因为疫情”的说辞糊弄过去了,这也算是完美实现了平衡,既没有得罪中国,又能在美国那里“交差”。

另外,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于也在当地时间12月8日表示,加拿大将加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队伍,以所谓人权问题为理由“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所以说,最犹豫不决的还数英国了。那么,英国到底在顾及什么?

实际上,在脱欧前的英国并非要故意和中国搞对抗。自2015年中英两国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英国便成为我国在欧洲最紧密的全方位合作伙伴。

而到了2018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800亿美元,比1972年中英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时增加了260多倍。

香港市民请愿严惩乱港分子

不过,约翰逊上台后,英国扰乱中国香港,频繁干预中国内政,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狼狈为奸,在香港助纣为虐,待香港形势稳定静待发展之时还不忘抛出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怂恿香港人去英国当二等公民。

甚至,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及推进过程中,也屡屡有英国捣乱的影子。

但随着英国完成脱欧,越发向美国靠拢,也逐渐将重心转向印太,幻想着开启自己的全新篇章,继续延续与中国政经分离的路线。

但英国完全高估了自身,无奈在与中国的斗狠斗硬中满盘皆输,最终被扒得连底裤都不剩!

眼看着硬刚不行,英国总不能走澳大利亚“风格”一头奔向毫无回头路的绝路吧,吃了瘪的约翰逊政府自然深知中英经贸的重要性,要不然约翰逊也不会说出自己是“狂热亲华派”、“我不反华,远远不是”、 “不会拒绝来自中国的投资”这样令人摸不着北的话。

2019年举办的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中方也对约翰逊那句“不会拒绝来自中国的投资”进行了回应:中英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务实合作,符合中英双方利益。我们希望英方为中国企业营造公平、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当然,中国提出的要求再合理不过,是符合双方利益,不是我求着你。好话说尽,能不能听得懂就是英方的问题了。

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胡春华应约与英国财政大臣、对话英方牵头人苏纳克通电话。双方同意,明年重启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上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还是在2019年的时候,2020年的时候,英国大肆炒作涉港问题,此对话也因此停滞。

如今却曝中英要重启该对话的消息,也是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有消息称,中英元首近期有通电话,并就发展中英关系、加强相关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新华社报道截图

看来,这约翰逊“私下”也做了不少努力,今年2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在唐宁街首相官邸与中国企业举行圆桌会议,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毕竟中方市场是个香饽饽,没几个人能像澳大利亚一样彻底和中方翻脸。

其实中英之间的合作空间颇大,除开经贸层面,中英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双方人文交流范围已经覆盖了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青年、媒体、医疗等众多领域。

当然,约翰逊政府如果真心希望中英之间能长久合作下去,最好还是少玩点小花招,毕竟中方的忍让是有限度的,如果跟着美国玩火玩过了头,澳大利亚就是前车之鉴。

G7外长集结盯上中国 讨论中国对欧洲"掠夺性贸易行为"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上,所谓“民主国家”又集结起来围攻中俄。

G7外长会议本周六、日两天(12月11日和12日)在英国利物浦举行,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主持此次会议。此前,特拉斯曾预告宣称,此次会议将把美英法德意加日七个所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主国家”集结起来,展现对抗“全球侵略者”、捍卫自由的团结。而据美国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最新消息,周六的会议上,他们果然拿所谓“自由民主”进行粉饰,操弄起中俄议题。

彭博社:美国称G7集结就乌克兰问题向普京发出警告

彭博社表示,一名美官员声称,会上讨论了中国对西方“民主国家”的挑战,包括对欧洲的所谓“掠夺性贸易行为”。该官员还宣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惹恼了欧洲国家,这是其自身行为的结果。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左)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右)10日在会议前合照 图自外媒

这场会议举行之际,美国召集的所谓“民主峰会”于也招摇过市,然而无论什么样的说辞,其玩弄地缘政治把戏的本质不难辨别。环球时报社评此前评论称,这次“民主峰会”将是拉帮结伙、挂羊头卖狗肉各种国际政治权谋的博览会。就凭它将世界推向更深的分裂,加剧了大国对抗等恶果,这个盗用“民主”名义的会议就一定会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倒真可能成为拜登团队的“政治遗产”,只是它绝对是一份负资产。

针对美国举办的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以意识形态划线,把民主工具化、武器化,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实,煽动分裂对抗,转移国内矛盾,维护美国世界独霸地位,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美方行为逆历史潮流而动,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与此同时,这位美高级官员谈到此次G7外长闭门会谈时还称,G7成员国政府还一致警告俄罗斯,如果俄总统普京派兵乌克兰,俄方将面临沉重代价。报道称,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务院官员说,虽然政府尚未公开说明俄罗斯可能付出的代价,但如有必要,这些措施将很快付诸实践。

外长会议第一天,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还与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举行双边会谈 图自外媒

此外,德国新任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德国公共广播联盟 (ARD)播出的讲话中也声称,G7成员国一致认为,用武力改变欧洲边界将引发"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后果"。

针对西方近日频繁掀起的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为主题的话题,俄罗斯多次否认这些指控,强调这些不实说法主要是用作将更多北约部队和装备带向俄罗斯边境集结的借口。克宫此前还强调称,俄罗斯未对任何人构成威胁,但不会对构成对俄利益潜在危险的行动置之不理。


即时通讯工具:      


版权所有 ©2021 深圳市安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06061357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